学会学习的方法

复启教育夏令营

经过反复的阅读后,你掌握了书本知识的结构,领悟了知识中的基本,熟练了运用知识的技能,你对书的感觉将是,主要内容越来越少,书变得越来越薄。

   上海复启教育夏令营小编了解到,华罗庚先生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薄→厚→薄,体现了精读的3个阶段和3个阶段的转化特点。按这3个阶段划分,精读教科书可以有概读、细读和复读3个阶段。

  概读阶段——把书读“薄”

  概读就是在学习开始的时候把学习内容概略地读一读。概读有利于统揽学习材料,有助于后续学习中的理解和概括。在学习的不同时期,概读的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同。学期开始时浏览全部教材,要知道全书分成几个大的知识单元,每个大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习转入每个知识单元时,要略读一个大单元分成几章,每章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习新的一章时则看它分成几节,学习几个概念,几个规律,解决什么问题。

  概读时要注意书的目录,目录体现了书本的基本内容和脉络。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略读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和知识间的转折语句,它们往往揭示了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了知识的概要,对书的初步感觉就是“薄”。

  细读阶段——把书读“厚”

  细读,是读书的主要阶段,主要指对每一节教材的阅读。

  初读每节教材还是需要略读,大体知道教材说的是什么,列出简要提纲,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从什么侧面说明和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略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读。要静下心来,细细地一句一句地读,重要的语句,看不明白的段落要反反复复读,可以采用勾画的方法帮助阅读,也可以采用“复述”的方法。细读的首要任务是搞懂书里讲的是什么,切忌用自己的认识代替书里的的想法,把书的原意读偏了。

  细读时,要勤于思考,有思考,理解才能深入下去,所谓“俯而读,仰而思”就是这种思考过程的写照。可以站在书的立场上,设想一下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把握书的思路;要养成联想的习惯,举一反三;要特别注意联想中的反例,那往往是理解难点的关键,或者将把你引向发现;可把类似内容加以比较,问其异同,把认识引向深入。有时候书的观点和思路会与自己的认识和思路有距离、有矛盾,想不通,对书提出质疑,这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疑,是活跃思维、发展创造能力的有力手段,问,是最可宝贵的读书学习状态。在细读过程中,联系到的内容越来越多,书就渐渐变“厚”了。

  复读阶段——书越读越“薄”

  复读就是复习阅读,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复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记忆。复读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巩固记忆。复读主要用浏览、略读的方式进行,快速概略地阅读教材,熟悉的知识一览而过,生疏了的重要知识要多花一点时间唤起记忆,疑难的地方则要下功夫弄通弄懂。

  2.理清脉络。如果说细读是钻进去理解知识,那么,复读就是从部分知识中跳出来,从高处回看知识的整体。在复读中要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出知识的脉络,列出知识的结构提纲,使知识条理化。

  3.领悟基本。“基本”是系统知识的根据和出发点,是理解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大量重复运用的东西,是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领悟基本就是发现基本内容并理解基本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过要注意,“基本”不是别人告诉就能理解的,而是经过自己大脑的深思熟虑后对知识本质的领悟。知道“基本”和悟到“基本”是两回事。当你悟出什么是“基本”内容时,你就理解了知识的本质,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就达到了更高境界。

  经过反复的阅读后,你掌握了书本知识的结构,领悟了知识中的基本,熟练了运用知识的技能,你对书的感觉将是,主要内容越来越少,书变得越来越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