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父母应承担首要责任

英孚夏令营

在孩子犯错时,尤其屡教不改时首先要做好自我反省。

  英孚海外游学小编了解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文·马歇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会怪花,而是从自己的种植等方面寻找原因。可是,当我们的孩子犯错时,我们却总是用管教的口气责怪他们,而且夹杂着批评、辱骂。”
无独有偶,一位中国的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周弘,在地球的另一半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说:“庄稼长势不好,农民从不责怪庄稼,而是在自己的种植方法上找原因。可孩子成绩不好时,家长却总是抱怨孩子,有几个家长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这两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看来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在孩子犯错后都有用管教方式责怪孩子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人类对待孩子的共同特点,也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吧。
人在对待植物和对待孩子当达不到预期时,为什么会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要诀一:孩子犯错父母应承担首要责任
在苦苦的思索中,我到彭家坪一户果农的家中走访,这是我的一个学生的家。我和果农走进果园,一起劳作,攀谈,并盘在杭上一起吃饭。经过三次走访和思考,我认识到,任何事物的成长都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一是事物的能力状态;二是行为者能力状态,即基本能力与专业技能;三是外界环境因素。
而对于一个农民,事物的能力状态就是其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速度、结什么果、产量多少等,都有专门权威机构做出的科学评价,农民在选择植物时,对植物的能力状态就已经心里有数了。在植物长势达不到预期时,他不会去怪种子或苗子,因为那是农民自己选的,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即便是假种、劣种也只能怪他自己受骗上当。
要是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导致植物长势达不到预期,农民也怪不到植物上,因为植物不是人,不能通过自主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它只能依赖行为者——农民对它进行保护,如喷撒农药、锄草、棚护、看护等,如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如洪涝、旱情、雹灾等,农民也只能怪天,怪运气。
这样农民在种植植物时无论如何也怪不到植物上去,只能怪自己选种选苗、保护不利、自身能力等。
而父母在教子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孩子要是犯错,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孩子虽然是他们生养,对于孩子的能力状态由于绝大多数父母不懂教育,他们也就不可能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基本能力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价,通常只是本能性地从自我立场出发,按照自我标准对孩子进行不客观地要求,不懂得相对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大量不成熟行为,这样在孩子犯错后,本能性地就会用管教的口气责怪孩子。
农民对植物就不存在这一问题。首先植物不是人,农民不可能按照自我——人的标准去不客观地要求人。再者,对植物的能力状态早有权威机构的科学评价,不存在不客观要求植物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用管教的口气责怪。
当孩子行为因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做出错事时,如受到来自周围人、网络、电视、报刊、环境等各种不良信息侵扰时,由于人有行为的主动性,加上父母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要求不客观,也常常会用管教的口气责怪孩子。农民在种植植物时也整个不存在这一问题。
而对于家庭教育的主导者——父母自身,由于绝大多数父母都不懂教育或对教育的认识还很浮浅,导致他们对自身要求也普遍不客观。首先父母普遍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孩子犯错后,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要承担首要责任。
再者,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在孩子屡教不改听不进行他们的话时,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而不是自己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其实即便是教育专家在教育孩子中也会犯一些错误。
而在农民种植植物达不到预期时,即便农民一时还认识不到自己在种植技术上,由于他无论如何也怪不到植物上去,导致农民也只能怪自己,自我反省,从种植技术上找原因。
这就导致许多父母在孩子犯错后,达不到预期时,看不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而满眼睛却看到的都是孩子身上的不足,就会喋喋不休用管教的口气责怪孩子,甚至吼叫打骂孩子的原因。
这也是导致人对待植物与对待孩子当达不到预期时,态度截然不同的根源。这也是天下父母的通病。身为父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千古难题,只有学会相对尊重孩子,并客观看待自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