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靠自己的优势去发展

广州新东方夏令营

作为父母,好像每个人都“望子成龙,盼女成风”。这是可以理解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快乐、幸福的生活呢?但是,问题在于目前很多的父母往往拿着一种标准去衡量孩子的成才,去判断孩子是不是“龙”和“凤”。而事实是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成龙成凤”,更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在一个领域内“成龙成凤”。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20世纪后叶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至少具有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观察八个方面的智能。但多元智能又是具有差异性的,人与人的智能组合有差异,同一个人在八项智能的不同方面也有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这八个方面的只能,但对不同的人来说,哪几项只能是优势智能是不同的,对同一个人来说,在不同的智能上的水平表现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家长和老师仅仅用学习成绩这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孩子,那就注定有些孩子要“落后”,但他却可能在体育或绘画方面是天才。既然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是让孩子通过弥补劣势而“全面发展”,还是让孩子通过优势智能的发挥而突出发展?广州新东方的老师认为孩子的发展还是要通过个人优势智能的发挥去实现的。

  有的家长可能要问了,不是说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吗?既然是全面发展到让要让孩子通过劣势的弥补而得到发展,如果劣势得不到弥补还何谈全面发展呢?的确,孩子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全面发展指的是孩子各方面的智能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而并非指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发展到相同的高度和水平。举个例子,比如两个孩子a和b,a的优势智能是逻辑—数学,b的优势智能是语言,这种情况下a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肯定是要发挥其优势的逻辑—数学智能,最终他可能会成为数学家;而b则要发挥其语言智能,最终他可能会成为文学家,但这并是不说a就不需要学习语言,b就不需要学习逻辑—数学,他们还都需要接触和学习,只是不能要求他们发展到和他们优势智能一样的高度和水平。再说的直白一些,如果用分数来衡量的话,a的数学可能会考满分或接近满分,但语文可能在及格的水平甚至更低,b也是如此。有时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他们在劣势学科上不努力,而是这可能是他的智能劣势。
  所以,如果我们仅仅用数学成绩去衡量所有的孩子,那有些孩子的确是注定是“拖后腿”;如果仅仅用学习成绩这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孩子,那就注定有些孩子要“落后”。但是,这些“拖后腿”的孩子可能在文学创作极有天赋,这些“落后”的孩子如果有了一个真正适合他的方向,可能就是未来的“毕加索”或“莫扎特”。因此,对孩子的发展来讲,重要的不是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什么,而是他的优势所在决定了他可能成为什么,让他沿着他优势所在的路去走,孩子才能得以充分地发展,每个孩子也才都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