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引导

广州新东方夏令营

改变和完善是需要的,但这也必须以顺应孩子的原有性格为基础,千万不要强行扭转,这就好像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因势利导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在前面强调了教育一定要顺应孩子的性格才能事半功倍,但任何一种性格都存在缺陷,其中有些缺陷是父母非常不愿意见到的。比如弱势性格的孩子经常懦弱自卑,依赖性太强;强势性格的孩子又容易急躁发火,不能冷静等。所以父母要经常想着改变与完善孩子的性格。教育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完善孩子的性格,尽量引导塑造,让孩子拥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性格。

  我想说的是,改变和完善是需要的,但这也必须以顺应孩子的原有性格为基础,千万不要强行扭转,这就好像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因势利导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经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你这个性格什么时候能改一改。”要知道,改变性格比改正具体的错误更难,它是所有缺陷中最难改变的一个。现代科学证实了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影响和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都难以改变自己性格的原因。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就会明白性格的改变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不要期望孩子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对于一般人而言,完善他的性格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除非让他经历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把他的性格破碎以后重塑,或者让他经受严格的训练,否则基本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我们首先要区别这样两个概念:改变与完善。只要尽量弥补孩子性格方面的缺陷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改变的必要。

  至于如何完善孩子的性格,我在上面的例子和分析中已经涉及了很多,这里只想强调两点:一点是一定要确定孩子性格中究竟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真的需要完善的;二是究竟要完善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对这两个问题最好有比较明确的想法,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比如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碰到一对父子,父亲为了改变儿子内向懦弱的性格,带孩子去看斗鸡比赛,希望由此让孩子明白:人生的竞争和斗鸡一样,不想输,不想被别人吃掉,就得攻击你的对手。”

  我觉得这就有些过了。勇气不等于攻击性,只要想办法提高他的勇气,让他敢于面对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些事情就足够了,何必搞得那么剑拔弩张的。我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与他探讨,我说:“你是成功者,我向你请教,你做生意是合作的时候多还是攻击吞并对方的时候多?做生意的起码前提就是合作吧,光想着吞掉对方,恐怕这个生意也不太好做。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商场如战场,可一开始就让孩子从心底里觉得商场就是你死我活的地方,那恐怕将来他找个合作方都不容易吧。”

  这位父亲也真不愧为商界的佼佼者,他略加反思就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说得对,现在想想,我刚创业的那几年,白手起家,如果没有朋友们的帮衬,哪有现在的摊子。这几年竞争激烈了,难免有些上火,看问题极端了。仔细想想,很多国际大企业都很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是我忽略了。这样,我们下一站就改票,我带他去那些企业里走走,听听他们培训员工的讲座。”

  这位父亲让我由衷地钦佩,我说:“其实,他有你这么一位父亲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了。当然,我不是说你有多少家业可以给他,而是说你的这种自我反思和改正精神。你想,如果你能把这种反思和改正精神传承给他,那他自然会逐渐发现自己性格上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矫正。

  我向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请教改变孩子性格的问题时,这位前辈曾经深有感触地对我谈起一件事情:

  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向这位前辈请教的时候说,他们的女儿小时候像男孩子一样,风风火火的。父母认为女孩子不应该是这种性格,于是连骂带打地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让女儿变得文文静静起来。可后来又发现女儿不是变得文静了,是变得怯懦了,碰上什么事情,本来该开口的时候也不敢说话了。父母觉得这样也不好,没出息,又明明白白地告诉女儿:“你得像从前那样,免得受人欺负。”以后,这对父母又开始纵容女儿。结果当然是不尽如人意的。所以这对父母向这位前辈请教,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前辈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对我说:“要不一点也不管,要不就是强管;不懂得把握分寸,这是他们最失败的地方。孩子的性格不是司机手里的方向盘,你想怎么转就怎么转,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的性格又像司机手里的方向盘,父母要时刻把握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调整,不能一把转到底就没事了。”

  另外,性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我们成年人都未必能明确地了解它,更何况是孩子,如果我们笼统地告诉他们:“你这个性格不好,要改。”即便我们的判断和建议是正确的,孩子们也很有可能觉得束手无策。因此,想要完善孩子的性格,在正确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要想办法把这个想法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一件事一件事地来,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使孩子习惯成自然,从而达到完善孩子性格的目的。

  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个人就深有体会。我在大学里做家教的时候曾经帮一个孩子完善他过分火暴的性格,他属于作业不会做就要扔掉文具的那种人。一开始除了强调平常的修身养性,还专门叮嘱他:“当你觉得自己要发火的时候,首先强迫自己冷静三分钟,这三分钟你先做点别的,做什么都行,就是别想这个事情。”他也表示接受,结果我们发现,当他的火暴脾气上来的时候,根本就意识不到还有这么一个嘱咐。

  后来,我们用了一个笨办法:把他最可能碰到的事情都列了出来,设想每件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容易导致他发火的事项上一一分析,想出克制的办法。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样效果也不太好,因为他可能接触到的方面太多了,原来我们以为各种可能性已经设想得差不多了,但第二天就碰上个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他骑自行车的时候和别人撞了一下,我们曾设想过这种情况,觉得最糟糕的可能性也就是对方在应负主要责任的情况下倒打一耙,我们也为此想好了克制情绪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事实上当时双方都非常理性,两人客客气气地相互道歉并表示谅解。可以看出,他已经开始完善自己的性格了。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插曲,他没想到自己的车链也断了,正为自己成功克制了一次冲动高兴时,一脚蹬空摔了个嘴啃泥,惹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笑。这次他火大了,爬起来把自己的自行车给“收拾”了一顿。

  我们事后反省,光靠事先的设想和准备不行,因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变数太多了,还是得从根本上着手。我们一方面通过这件事肯定他已经有所进步,另一方面特别强调碰上突发情况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个谱,以冷静为第一要素,为了保证他不因为冲动而忘记这一条,我和他的父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创设了很多情境考验他,磨炼他的性格,每件事情都和他进行总结分析。这样过了两个多月,他说:“行了,我已经习惯了,现在即便真的碰上什么以前会发火的事情,我也不当回事了。”果然,他的这种性格得到了不错的完善。

  基于这类事情的经验,我总结出几条想法与大家共享:

  ①要认真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除了通过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旁人的评价来了解,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进行试探,尽量准确地了解其性格的强项、缺陷及其临界值。

  ②基于上述情况认真分析,明确到底需要完善孩子性格的哪些方面,要完善到什么程度。在这一点上建议家长多阅读一些比较专业的资料,有条件的话向专家请教一下。

  ③不要提出笼统的要求,要尽量细化,特别是对于孩子最有可能碰上的一些事情,可以事先设想得周全一些,把各种可能的情况和给孩子的建议都比较详细地列举出来。即便是对于不大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想办法分类归结一下。

  ④通过一些典型的事情与孩子进行分析讨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应对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从而通过实际行动意识到完善性格的方法。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性格完善具体化,简明易行。

  ⑤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