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的起点

广州黄埔军校夏令营

家庭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锻炼的重要补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兴趣,与孩子共同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

     家庭体育是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其实,家庭体育是学校体育重要的补充。12岁以前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此时孩子在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和素质发展 的敏感期,身体可塑性强,最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与训练。所以,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 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又由于人是身心统一体,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必然有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
    家庭成员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孩子学习很忙,回家也累了,又有家庭文化作业。孩子在家里还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吗?怎么锻炼呢?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游戏有利于儿童身体发育,有利于健康、奔跑、追逐、跳跃、拍球等发展了儿童的走、跑、跳、钻、爬动 作,使全身大、小肌肉活动起来。丰富了儿童的知识,发展思维、想象、观察和动作能力,培养机智、敏捷、勇敢的作风。集体游戏可以培养儿童团结友爱的精神和 组织纪律性。家长如果有机会,不妨也可以参加游戏之中,游戏将会更有目的性、创造性和富有教育意义,同时也促进家长与子女之间感情交流。
    家庭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锻炼的重要补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兴趣,与孩子共同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体育锻炼是走向健美的重要途径,广播操、韵律 操、田径、游泳、球类运动都是小学生可以参加的。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要一味追求运动的强度,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条件 的、并能坚持下去的运动。家里准备一些小设备小器械,如球拍、游泳衣裤等有助于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指导孩子锻炼身体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懂得体育卫生,要有保护孩子的意识。如:刚吃完饭或空腹时不能锻炼;运动后满身大汗,不要站在风口处吹风;运动后也不要急于洗澡和喝水;夏天防中暑,冬天防着凉;运动时岔了气要做深呼吸。
    心理健康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一种安定感和自信心,情绪总是稳定的、积极的,对外部环境有正确反应,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上都不会失调,都能以正确的行 为去克服。参加体育运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主要有:能增强安定感,能提高独立性,能解除紧张;还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并能提高对自 己价值的认识。但剧烈的运动竞赛和过度的训练,可能对有些孩子的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所以,孩子应该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有利于发展柔韧性的项目:羽毛球、跳舞、体操、柔道、游泳、网球。
    有利于发展力气的项目:跑步、划船、骑车、足球、登山、游泳、举重。
    小学生的骨骼肌肉进入迅速生长发育高峰期,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体格、体质的重要时期。从这时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就可使儿童的身体得到良好的平衡的发展。
    儿童要想锻炼好身体,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原则。根据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和年龄、性别、体质的状况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在一定原则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量,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一阶段儿童年龄较小,自觉性较差,家长必须予以正确的指导。
    首先,锻炼要全面。儿童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在于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为此,就要科学地安排各项活动,使身体得到全面系统的发 展,每个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都是有侧重面的,如速度和体操练习,主要锻炼神经、肌肉,耐力练习则侧重心肺功能的加强。从儿童锻炼的基本目的出发,应有针 对性地从事全面的锻炼,以促使身体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弹跳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
    其次,锻炼要循序渐进。比如跑步,要从速度、距离方面逐渐增加运动量,给儿童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安排的体育锻炼项目也要由简到繁,不要使儿童产生畏难情绪。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只能产生副作用,甚至产生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再次,锻炼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锻炼的效果才能累积起来发挥作用。"三天打鱼,“一暴十寒”是达不到锻炼目的的。同时,儿童还应把坚持体育锻炼作为锻炼自己意志,毅力的过程。
    最后,家庭体育锻炼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运动状态,使植物神经系统、心、肺、肌肉、韧带等器官系统逐渐兴 奋,提高活动水平,以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扩胸、慢跑,深呼吸等都是准备活动。同样道理,肌体从剧烈运动状态到恢复平静,也需要一个 过程和一些整理活动,以恢复平静的呼吸,使血液循环、心跳恢复到平时的状态,放松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避免突然停止活动而带来的意外。整理活动可安排一些放 松体操、慢跑、行走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自然就能积极主动地坚持锻炼,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引导,激发儿童的锻炼兴趣。比 如体育活动可以结合游戏进行,家长利用儿童对各类体育明星:武术高手、足球明星、篮球健将等的崇拜,加以正确的引导,必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同时应注意保护 儿童的兴趣。因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劳,锻炼时间、运动量要合理安排,避免引起儿童的厌烦情绪而影响兴趣和锻炼效果。每天可在早上和下午各锻炼半小 时左右。下午的活动不能过于剧烈,以免过度疲劳,影响晚上的学习和休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