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家长不代表成功的素质教育

成都自强夏令营

“正确答案”太多、管理学泛滥、事务主义态度,这些都是成功家长在素质教育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正确答案”太多、管理学泛滥、事务主义态度,这些都是成功家长在素质教育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那些看起来幸福的家庭中,往往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不幸,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是事业成功的家长,却在教育孩子上不成功:孩子的成长不仅没如自己所愿,甚至是自甘平庸或走向堕落,与父母冲突激烈,叫整个家庭失去了幸福与安宁。
  客观地看,成功的家长也有实施了成功素质教育的,还有一部分成功的孩子其实是借助了父辈的光环,如目前社会上为人诟病的部分“官二代”“富二代”,他们取得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成功,包含着起点不公平的因素。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成功家长中实施素质教育不成功的那一部分,虽然没有统计资料,在一般人印象中,这样“倒霉”的成功家长似乎还为数不少。笔者也时常遇到认识或不认识的成功人士大倒素质教育不成功的苦水。
  为什么成功的家长也可能有不成功的素质教育?中国游学网认为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成功家长的“正确答案”太多。所有家长都愿意把做人做事的“正确答案”尽快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更顺利。成功的家长,往往受教育程度高,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成绩,因此对把“正确答案”灌输给孩子更加自信。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挫伤了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熄灭了孩子对未来的梦想,打压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
  比如说,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各种水果都想尝一尝,但成功家长说,波萝有刺、苹果营养,于是他便只能吃苹果;长大一点,他想出去玩儿,参加体育运动,可是成功家长说,玩儿和体育运动有危险,还是练钢琴重要;再大一点,他想参加旅游,或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可是成功家长说,上补习班、考重点校更重要,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闲事上。长此以往,孩子的每一个想法都被父母的“正确答案”所否定,每一个梦想还没萌芽就迅速夭折,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永远实现不了,自己永远做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而只能做父母所期望、所要求的那个好好学习的乖孩子,可他又从内心深处不喜欢这样,你说他能好好学习吗?
  另一个方面是成功家长在家庭管理上容易自觉不自觉地采纳管理学原则,在和孩子交流沟通时容易陷入事务主义。成功的家长往往是大大小小的领导,拥有一呼百应的权威,其对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都是按管理学的原则、按事务主义的处理方法进行的,并且切实有效。
  比如说,做什么事情,追求的是结果、绩效,注重的是方法、步骤,而且对时间、成本、效率看得很紧。这样就容易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得像一个公司,在和孩子交流沟通时就容易忽视甚至无视孩子的心理动因,只注意到孩子提出的想法是否可行、能否取得什么成果,而且多半会否定孩子那些带有探索性、尝试性、体验性的想法,而把自己认为可行的、见效的做法强加给孩子,还要求孩子像自己单位中的下级那样不折不扣地执行,根本没意识到这对孩子的自尊和自立是多大的打击。当今世界上,虽然管理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用管理学代替教育学是万万不可的,把家庭管理等同于企业管理是万万不行的,像研发、生产、销售产品那样来对待一个人的成长,是注定要出现悲剧的。
  “正确答案”太多、管理学泛滥、事务主义态度,这些都是成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一个人的成长不仅要有外部的环境,更要激发其内心的觉醒,促使其产生自主自立的动力。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不能仅仅用物质财富甚至藏书万卷来衡量的,而是要看它给儿童带来了什么。成都自强夏令营告诉您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人。教育的过程不是管理,而是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