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对美国教育有感

英孚夏令营

自由的授课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的课堂互动,渐渐把中国孩子们从拘谨中解放出来,普遍都能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到开放的美国课堂中。

    英孚海外游学了解到,建国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如何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相比于中国,美国在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当众多参加国际游学的中国孩子和领队老师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解开这个奥秘。
    教室温馨,课程选择灵活
    在美国,每个课程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室,办公和教学都在这个教室里进行。与中国不同的是,孩子们需要拿着自己的课本资料等来教室上课。加上灵活的选修课制度,使得每节课的同学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孩子们有机会结识更多的小伙伴。
    每个教室里面都贴着各种各样和课程相关的图片,比如历史教室有世界地图和美国地图,生物教室有昆虫标本等。如此一来,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得到更多的感官冲击。另外,美国教室的座位安排和国内也不相同,他们会把桌椅安排成圆圈,或者4-5张桌椅摆放在一起,显得特别随意,这些都为孩子上课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
    注重轻松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发挥
    谈到上课,美国的学习相对中国来说,真的算非常轻松了。新东方国际游学的带队老师姚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国际夏令营期间,她所带领的孩子所在的美国中学是每天早上8点15分上课,下午3点15分下课。
    可以说,美国老师注重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然后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教授给学生,当然下面的学习更多要靠学生的自觉性。这和我们国内目前普遍的教学方式确实有很大的不一样。
    自由的授课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的课堂互动,渐渐把中国孩子们从拘谨中解放出来,普遍都能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到开放的美国课堂中。
    考试不是一锤定音
    同样的,美国学生也有考试,但是考试对美国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在美国,一个学生的成绩通常由以下3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70%;考试成绩占20%;日常表现占10%。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们的成绩会被分为A、B、C、 D、E这5个等级,大家重视的是自己的等级,而不会关心自己比别人是多了1分还是少了1分。因此每个人考完都相对轻松。
    注重轻松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发挥。
    "在美国,老师最重视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参与,每节课由学生来参与的时间通常都要超过一半。除了课堂互动外,每门课程经过一个小单元后,都会要求同学进行演讲。每个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准备一份电子幻灯片,用3-5分钟完成。在美国短短的两周中,我不止一次看到不同课程的老师在上课中和孩子们闲聊,有时候甚至是聊家常,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产生亲切感。"
    考试不是一锤定音
    同样的,美国学生也有考试,但是考试对美国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在美国,一个学生的成绩通常由以下3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70%;考试成绩占20%;日常表现占10%。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们的成绩会被分为A、B、C、 D、E这5个等级,大家重视的是自己的等级,而不会关心自己比别人是多了1分还是少了1分。因此每个人考完都相对轻松。
    中美差异之家庭教育
    在美国人心里,家庭和宗教信仰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家庭优先。他们周六在去儿童博物馆参观时,一进门就看到一幅字,上面写着:"Family first"。美国的孩子从小就会在父亲节、母亲节,还有父母生日的时候为父母制作礼物,可能是一幅画、自己的照片,也可能是自己做的一个很小的礼物。而作为家长,也会很珍惜地摆放或粘贴在家中最显着的位置,他们以此来鼓励孩子,并且让孩子们明白他们之间彼此的珍惜与珍贵。
    班级学生定额不一样。
    在国内上大学英语系的时候,突然发现班里只有20名学生。作为每个班的仅有二三名男生,笔者特受宠特骄傲。原来以为这是学外语的特殊需要造成的,到了国外才发现,西方国家从小学到高中每个班一般都是额定20人,一个班十五六个人则很常见。国内除了偏远山区学校学生少之外,每个班都在30人以上,一个班40人、50人的比比皆是。
    20人和40人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20人至少意味着一个学生每堂课都可能被提问,一个班40人有一半被提问你就不错了。如果不小心一个学生总是不被提问,学生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很受打击!
    目前中国教育是普及了,可这样的普及能对教育的本质有多少改变呢!班级学生数量几乎奠定了中国中小学和西方中小学的本质差异。
    课堂纪律要求不一样
    中国学校学生多,一个人有点小动作全班受影响。怎么办?严要求吧!小学干脆就让所有的学生手背到后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听课;中学和高中老师也必须一遍遍用组织语言不停地要求学生齐刷刷坐好,上课的学生就紧张的像士兵了。这样一来纪律保证了,孩子的天性也一点点被抹杀殆尽了。
    寓教于乐和循循善诱不一样
    寓教于乐也是中国学生的追求,不过40人的大课堂,怎样寓教于乐,只能靠老师的独角戏了吧!
    小班型就不一样了。桌子围起来是一个或者两个圈,对面排两派中间就可以表演。每个孩子都可以施展自己的天性等等。
    至于文明礼貌教育,西方学校则是一项一项手把手具体指导。
    顺便说一句,现在中国的幼儿园因为没有升学压力,教学形式倒是向西方看齐了。而西方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教学形式几乎是一贯和延续的。
    中国老师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很跑粗,很严肃地教导学生要有礼貌。至于一举一动应该怎么做就不说了,也说不出多少具体内容。
    集体上课,严肃守纪,教室可不就和监狱接轨了?这样的监狱,西方国家也不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