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思想力夏令营

很多父母抱怨没时间陪孩子父母也有很多,陪不陪孩子,本质上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选择问题。钱可暂时少赚点,工作可再找,但孩子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的陪伴上,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是永远错过。

  Who:知道自己与孩子是谁。
  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前提,认识孩子是爱孩子基础。青少年军事夏令营认为育儿观只是父母价值观一种体现。我们是什么人,有什么样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就会怎么对待孩子教养孩子,所以先搞清楚自己是谁。同理,我们也要学习孩子生长发育共性规律,了解孩子天赋秉性方面个性差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通过威逼利诱方式让孩子就范,放大了孩子动物性,摧毁孩子的人性。其根本问题是没有明白孩子是“人”,而不是“兽”,所以把育儿当“驯兽”。
  What:知道自己与孩子要的是什么。
  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有目标有担当、独立性强、对自己负责的人,还是一个对人言听计从胆小怕事、缺少主见、逃避责任的人?如果我们要是前者,那为什么还会把听话与否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抱怨没时间陪孩子父母也有很多,陪不陪孩子,本质上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选择问题。钱可暂时少赚点,工作可再找,但孩子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的陪伴上,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是永远错过。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想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了吗?
  Where:知道自己和孩子正置身何处,又要往哪里去。
  如今的早教,就像繁忙的汽车站。父母赶路心切,见站里来了一辆车,就催着孩子赶紧上。至于这辆车开往什么方向,驾驶员水平如何,父母没意识也没能力判断。人多热闹,往往会给人以安全感的假象,其实,热闹不重要,方向才重要。当我们连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都不清楚时,只能盲从于他人,按别人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看。收获的只能是一个缺乏自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的人生。
  Why:知道为什么。
  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立足去参悟“道”,去掌握基本的原则和方针,建立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方式。只有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才会突破“术”的局限,变得“随心即法”。面对孩子的具体问题,我们也要多去探寻孩子行为的动机、原因,而不仅仅关注孩子的表现。因为孩子的表现往往是“果”,父母的榜样示范和教养方式才是“因”。当我们总是思考“孩子胆小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这些问题时,已经进入自限式的思维模式。这种只局限于针对“果”的措施,往往不是解决而是掩盖问题,并让问题在拖延中累积和强化。所谓“凡夫畏果,智者畏因”,我们该有的思维模式是:我做了什么,让孩子有现在的表现?接下去做些什么,孩子会有所改善……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一定在产生问题的原因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