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孩子成长的几大误区

思想力夏令营

当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或者没达到父母要求时,有家长不分情由地指责孩子“没出息”。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有的家长甚至说“你就不是念书材料”。这些忌语会把孩子引入误区产生负作用,导致孩子得不到认同与肯定,缺乏自信,更易产生对抗与愤怒情绪,使亲子关系往更差方向发展。

  孩子是否优秀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家长们的教育,现在的市场上各种各样培训班对于家长们的诱惑力很在大,安徽思想力青少年夏令营希望每一位家长们都不要盲目的跟风,多听听孩子建议,以下就来详细了解下!
  第一是期望虚高,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没有可供复制成才之路。家长要基于孩子实际,发挥孩子所长,让他成为一个可能成为人。
  第二是学习成绩至上忽略孩子身心健康和品德的养成。
  教师说,一些家长对孩子提要求口头禅就是“只要成绩好其他怎么都行。”育子标准倾斜,导致一些学生成绩虽好却品德欠佳。
  教师认为,待孩子长大后才发现重才轻德的教育育不出真正的人才,而有才无德的人不会受到尊重。随着包括品德在内综合评价纳入山西省高考评价体系,品德已成为衡量教育效果与人才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是唠叨、抱怨多于倾听与表扬,忽视孩子内心感受。
  当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或者没达到父母要求时,有家长不分情由地指责孩子“没出息”。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有的家长甚至说“你就不是念书材料”。这些忌语会把孩子引入误区产生负作用,导致孩子得不到认同与肯定,缺乏自信,更易产生对抗与愤怒情绪,使亲子关系往更差方向发展。
  “孩子自尊心很强,过于苛责会激发孩子逆反心理,正面鼓励,肯定孩子长处,才能树立孩子的信心,令孩子获得前进动力。”教师说,爱是有艺术的,训斥、打骂、放弃等“恨铁不成钢”的爱不是真爱,袒护、迁就、姑息等溺爱也不是真爱。真正的爱是激励。
  第四是只顾言传要求孩子,忽视律己及身教。
  作为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身首先要勤奋,无论对工作还是家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父母自己应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利用晚上做些诸如看书等静态活动,给孩子良好的示范;要求孩子玩耍后归放用具,父母也要注意家中整洁、不脏乱,让孩子潜移默化受到良好影响。
  第五是强迫孩子学习,久而久之,令孩子厌倦学习。
  孩子生而具有对万物的好奇,在此基础上让其轻松自然地学习,才能学有所得。若一味被迫学习,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倦情绪。
  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改变常用的让孩子解答问题的方式,尝试着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父母要适时给予鼓励,表达对其创意的欣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