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万达教育夏令营

季老用自己的学识和为人赢得了广大学子们的做重,而学习对长辈的尊敬真是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北大校园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年,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入校。一个男同学带着很多行李,又要办理人学手续,苦于行李没处放,所以在未名湖边犯愁。这个时候,刚好一位老人路过,同学看到这位老人衣服很朴素,而且还戴着北大的校徽,觉得是学校的老校工,于是他赶快走过去:“老师傅,您能帮我看会儿行李吗?我去办手续。”老人欣然应允,站在大太阳底下恪尽职守地等待一个多小时,那个新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对老人说: “谢谢您,老师傅!”说完,背起行李消失在校园深处。

  笫二天,举行开学典礼。当学校的副饺长上台讲话时,那个让老人看行李的男同学惊呆了:给我看了一个多钟头行李的老者,竟然是北大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老先生!
  这就是季老,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长辈的架子。
  季老用自己的学识和为人赢得了广大学子们的做重。季老的关门弟子钱艾忠就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天,钱文忠陪着季老在散步。因为散步会影响他人走路.所以季羡林从来不在大路上散步,总是拣小路走。这一次也是一样,季老在小路上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和学生钱文忠聊几句,看看周围的一草一木。
  走着走着,钱文忠突然觉得脑后好像有两个眼睛一样,一直在盯着自己,钱文忠以为是错觉,就继续陪季老散步。可是走了一会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钱文忠于是好奇地转过头,结果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自己身后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全都是推着自行车的学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北大的校园很大,学生都是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经常骑着自行车从一个教室赶到另一个教室。为了赶时间,学生们有时也走这条平时不会走的小路。没想到正好碰到了季老在这里散步。学生都认识季老,于是大家便都下车,在季老后面慢慢地推着车走,而且没有一个人不耐烦地按铃催促。大家都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因此季老一点没有察觉。
  直到走完了这条小路,季老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前方了.学生们才上了车,朝上课的地方飞奔而去。
  多么可爱的北大学子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杭州国学夏令营认为他们对长辈的尊敬真是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