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用心沟通的诀窍

万达教育夏令营

在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孩子更乐于接受家长的观点,也有利于教育信息的正向传递。

     一、正确认识儿童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体现,并非洪水猛兽,它是儿童自我意识强化的表现。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行为。在逆反期内,家长不要跟孩子斗气,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孩子,发扬民主,听取孩子意见,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和改错的时间,不要以家长的威严压制孩子。
    二、赏识孩子,肯定孩子
    得到赏识,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内心充满幸福感,更容易接受意见,克服自身毛病。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数落、训斥,对孩子吹毛求疵,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使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难以自拔。
    三、蹲下身子,耐下性子
    在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孩子更乐于接受家长的观点,也有利于教育信息的正向传递。面对倔强的孩子,家长要有耐性,不要跟孩子硬碰硬。家长要肯在孩子面前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或许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暖暖的几句话,轻轻的几次抚摸,孩子的心结就已解开。
    四、把握好爱的尺度
    改掉一种不良习惯,远比养成一种好习惯困难得多。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把握好爱的尺度,应多从情感上靠近,心灵上沟通,厅法上变通,给孩子恰当的爱。如果孩子真的顽性难改,可以给他一些适度的惩罚。当说服教育不起作用时,必要的惩戒还是需要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