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游学准备和注意事项

桂豫国际夏令营

那些想参加寒暑假期游学活动的学生们,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开始申请报名了呢?出发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物品准备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对此,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进行了介绍。

  那些想参加寒暑假期游学活动的学生们,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开始申请报名了呢?出发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物品准备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对此,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进行了介绍。
  游学申请,越早越好
  不少家长打算在寒暑假期即将来临前,为孩子报一个游学项目,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去游学。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指出,如果在寒暑假来临前才开始报名,通常已经来不及了。以今年为例,6月份,夏季游学报名已经接近尾声。如果打算在暑期去游学,2、3月份就应该开始报名。那些打算参加今年寒假游学的孩子,8、9月份就可以开始报名了。
  为什么要提前几个月申请游学呢? 这其中主要涉及三点原因:
  首先是护照与签证的办理时长;
  其次是游学项目中,某些与国外学生同堂体验的课程有截止日期,凡是要参与到课堂中去的游学生们,都需要提前报名,让国外学校提前确定上课学生名单。
  再次是由于各游学项目团队人数有限,所以,凡是名额报满,报名就要截止了。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提醒,游学申请要尽早,尤其是那些较受欢迎的团,越早报名越好,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提前半年报名。
  护照办理过后就是签证的办理。签证办理需要提前预约,尤其是申请前往美国或英国的学生,因为前者需要面签,后者需要录指纹,所以需要学生亲自到场,也涉及到学生需要提前与所在学校请假的问题。而且,使领馆每天的签证办理数量有限,很少有当天预约当天就能办签证的情况。美国与英国的签证的预约等待期基本在两周,但由于申请美国签证的人在近年激增,所以签证办理会有偶尔超时现象。相对美国与英国,欧洲国家的签证通过率高一些,时间也快一些,但欧洲一些国家的签证申请材料经常变动,所以也需要学生及时咨询本年所需材料是什么,然后提前准备。
  此外,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还给出学生与家长两条建议:
  第一,护照是出国必备品,所以,无论近期是否有出国打算,学生最好都将护照办好,备在家中。目前,我国16岁及以上人群的护照有效期为10年,16岁以下(不包括16岁)未成年儿童的护照有效期为5年。因此不必担心护照办理后短时间内过期作废的问题。
  第二,如学生办理美国签证,在面签时,要表现得从容一些,不要紧张。对签证官所提出的问题,简短回答就好。罗涛说,游学相对留学比较特殊,签证官明白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而这些美国签证官的中文也比较流利,所以学生可以尝试用中文回答一些问题。
  游学前,根据目的备行囊
  游学报名包含机构选择、线路咨询、报名交费、准备护照签证材料、交保证金、出团前说明会等基本步骤。出国机构在每个团出发之前,基本都会组织学生及家长召开一次说明会,在会上,老师会为他们详细讲解游学前的准备以及游学时的注意事项。那么,游学之前,学生都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说,选择游学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不错,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游学是去享受的,实则不然。一般而言,西方人注重舒适与安逸的日子,而并非奢华。寄宿家庭的条件,普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因此,学生要在行前做好心理准备,有这方面的意识。“游学前要把心态调整好,要清楚自己出去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玩,也不是去享受”,专家强调,“毕竟是出远门,舒适程度不如家里,在饮食上也会有些不习惯,学生在游学前,要本着锻炼的心态。出去后要试着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适应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选择游学目的地与线路时,学生与家长一定要想清楚此次游学的目的是什么。选择过后,学生就要开始查资料了。查什么?查一查所去之处的相关资料,包括那里的历史、建筑、文化、人们的住宿习惯、饮食习惯、民族习惯等,这样就会尽量避免由于不了解当地文化而产生的不适应。不光要查询当地资料,也要查询学生所要游览的大学的校园文化。“对这些资料的提前掌握,对学生在去到目的地后,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提醒,学生在开始游学前,一定要查好那里使领馆的地址与联系方式;如果游学目的地有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可以将他们的联系方式记好,若有紧急情况发生,可以向他们求助。此外,学生在出发前要购买安全保险,遇到突发事故,如交通事故或意外伤害,保险会起到很大作用。那些年龄小的游学生,可以再购买一个财物保险,如果贵重物品丢失,学生可得到一定补偿。
  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专家强调,如果所选择的游学项目涉及与外国孩子同堂听课,就要把上课时所需要的工具装入旅行箱。比如,电子词典、录音笔等等。由于游学过程中要去参观经典景点,学生可以带上摄像机或照相机,留下影像资料,留作回忆,为日后做参考。出发前要下功夫记一记英语常用交流语,设想一下自己希望到那边了解哪些知识,希望和当地人谈论哪些话题,希望向哪里的老师请教什么问题。此外,桂豫国际夏令营专家建议学生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送给当地寄宿家庭成员或是结识的新朋友。礼物无需贵重,但要有心意,这些小礼物在促进中外学生友谊的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
  游学非购物,消费莫冲动
  有些孩子是带着“任务”去游学的,出于价格差异,家长会让孩子在为自己采购一些国外的高档品牌回来。专家并不支持这种做法:“孩子的辨别能力有限,在购物时容易冲动,拿不准应当买什么、买多少,一不留神,就会花销无度。”他主张,游学团带队老师如见到孩子大量消费,要及时劝阻。学生游学,费用已在前期支付完毕,所以,不需要什么额外花销。一般身上带够人民币2000-3000元就可以了。
  还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在外“受饿”,就在他们的旅行箱中塞满食物。李鹏提醒,水果和熟食最好不要带。许多国家有严格的入关规定,一旦被发现,是要罚款的。药品的配备无需过多,行李箱中带一些治疗发烧、感冒的药与创可贴就可以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