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行为习惯的六大原则

青少年军事夏令营

孩子厌学;孩子爱说脏话;孩子爱贪小便宜等不良行为。如果孩子出现某种不良的行为,应该怎么办,又如何纠正?北京军事夏令营在这为您支招。

    孩子厌学;孩子爱说脏话;孩子爱贪小便宜等不良行为。如果孩子出现某种不良的行为,应该怎么办,又如何纠正?北京军事夏令营在这为您支招。
    一、客观深入进行孩子心理分析
    (1)孩子犯错误后,常带有一些消极心理定势,对家长常存疑惧戒备心理,如果家长只是一个劲地打骂惩罚孩子,可能导致孩子不但不能认识自己错误,而且加剧父子间对立情绪。这时候,家长首先要压住心头火,冷静处理,对事情要做全面客观调查,听取孩子自诉,并允许孩子进行申辩。这样不仅有利于家长全面掌握客观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孩子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分析孩子不良行为时既要分析孩子的主观因素,更要对其客观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当了解孩子参加殴斗是出于“哥儿们义气”而打抱不平,其根源在于法纪观念淡保对这件事进行细致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隐着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应该和孩子坐下来一起探讨“帮助朋友,采取什么方法才是正确的”。
    二、明确目标,到底要纠正孩子哪些行为
    家长必须知道,你想要改变的只是孩子某方面行为,而不是孩子整个人。家长应该理智地分析和找出孩子到底存在哪些不良行为表现,哪些应该纠正,明确指出要改变什么,让孩子清楚。
    三、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当你确定要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目标之后,也许会觉得他的毛病可真多,恨不得全部解决完,但必须控制急躁情绪。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等这问题解决了,再转移到其他问题,这样的效果会好一些。
    四、全家一致,说到做到
    要想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取得成效,必须做到全家一致,说一不二,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要坚持到底。如果在纠正不良行为过程中,看见孩子哭闹撒娇就退缩,孩子就会很快掌握你的弱点。说话不算数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孩子也不会重视你的要求,他们只知道又哭又闹地抵抗一阵子,父母就会让步。所以父母一旦采取合理的措施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下一个问题就无法实现。例如:孩子爱“耍无赖”,当孩子“耍无赖”时父母不应该总是谦让,也没有必要跟孩子讲大道理。家长可以不理他,好像不在乎,这样一来,孩子知道再闹也没有“好结果”,最终只有乖乖听话,所以一定要说到做到。
    五、注意孩子的细微进步
    孩子的毛病不可能一下子改掉,父母也不能操之过急,逐渐地实现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孩子经常不写作业,这时如果孩子每天能开始写一点作业,父母就应该感到高兴,而且告诉孩子这就是进步,并给予及时表扬。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下子过高标准,孩子达不到将会失望,孩子情绪也受影响,与其这样双方都垂头丧气,不如肯定孩子每一点细微进步,同时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六、以表扬为主
    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孩子行为不轨,就会大出手脚,恨铁不成钢。当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所进步,要及时表扬,用肯定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分的物质奖励。因为孩子是爱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都得到满足。
    总之,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方法上要适当:
    (1)看是否涉及道德品质,应做到原则问题不放过,生活小节靠自律。
    (2)一事一议,不要翻老账。
    (3)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4)要以理服人,不要以事压人。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决心。北京军事夏令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