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夏令营表示不管是“游学”通常不会勤工俭学,这都不能获取奖学金,开支要比一般旅行的价格高得多。以外国中学游学为例,美国每年需要至少25万人民币,英国需要20多万元,澳大利亚也需要10多万元。即使短短十几天美国“游学”行程,价格也从3万元到8万元不等;上述幼儿园小朋友的“游学”项目
北外夏令营表示不管是“游学”通常不会勤工俭学,这都不能获取奖学金,开支要比一般旅行的价格高得多。以外国中学游学为例,美国每年需要至少25万人民币,英国需要20多万元,澳大利亚也需要10多万元。即使短短十几天美国“游学”行程,价格也从3万元到8万元不等;上述幼儿园小朋友的“游学”项目,目的地是澳大利亚,为期8天,费用为4万大元,而“游学”之收获很可能就是学会挤牛奶、剪羊毛而已。
所谓“游学”,应该以学习为主要目的,让学生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一段时间,亲身体验风土人情,接受异域文化氛围熏陶,了解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仅可增长见识,亦可增加生活磨练,提高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全球化思维习惯。
但是如果“游学”行程仅“游”,不“学”或“游”,多于“学”,这就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出国观光游览没有差别了,充其量只能在短期内给孩子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却无法深入了解外国的历史、当地的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
特别是高中以下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观察能力和吸收能力均有限,对异域的文化捕捉未必敏锐,加上欠缺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较差。独自放到海外去游学,很容易出现“游学负现象”,即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低龄群体海外游学,可谓“惊鸿一瞥”,代价不菲,蕴含风险,效果成疑。
由此可见,低龄游学属于“高风险教育投资”,即使家财万贯,家长决策仍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