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吗

北大心航线夏令营

北京大学夏令营提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存有四大误区,父母只有认清了自身存在的误区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误区一:表面现象
  心航线夏令营提出,父母有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当做事实真相,殊不知,眼见未必就是事实真相,亲耳听到的事情也会有偏差。如果父母单方面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整合,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和分析,势必会产生误解,从而造成亲子之间的误会。父母的武断也会让孩子从心里“讨厌”父母,更多的是会伤害到孩子,让孩子感觉父母是不可信和不可理喻的。
  误区二:自以为是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自以为是”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孩子吃饭的时候,认为孩子没有吃饱,总想让孩子多吃点;当孩子出门上学时,总想让孩子多穿点,生怕孩子冷,把自己想吃的东西让孩子多吃,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孩子喜欢。当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往往会出现“自以为是”的现象,不让孩子说完就打断孩子的话,“你不要说了,我就知道你会……”
  误区三:一成不变
  总是用一种沟通模式和孩子进行交流,总是用一种思维去看成长着的孩子,当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用“哄骗、呵斥、命令”的模式达成自己的意愿,而不听从孩子想法,不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长大了如果父母不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依然沿用错误的沟通模式就会出现问题,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成长,还认为自己了解孩子,这种错误的认识本身就是问题。
  误区四:自我满足
  有些父母为了能够多了解孩子,采取种种“手段”,偷看孩子的日记,跟踪、监视,完全是“小偷”和“警察”的关系,以至于让孩子对父母有了反感之情,并且父母还会对自己的“行为”找个说法,那就是——为了孩子好,才不得已而为之。其实,父母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害怕孩子走出自己的“视野”,从而不能够控制孩子,有的父母以此来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孩子都是错的。
  父母要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并非难事,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只要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孩子,真正地从孩子的成长考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人去对待,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平等的对待孩子,当孩子懂事的时候就要听取和征求孩子的建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讨论中来,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敞开自己的心扉。
  心航线夏令营温馨提示,了解孩子就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