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英语听力考试的方法

北京酷学酷玩夏令营

对于母语是汉语同学而言,做英译中口译时,听力无疑是最大的障碍。本篇文章教你如何攻克口译考试的听力关卡,快来看一看吧。

    对于母语是汉语同学而言,做英译中口译时,听力无疑是最大的障碍。本篇文章教你如何攻克口译考试的听力关卡,快来看一看吧。听力口语集训营>>>
    听不懂生词。很多同学习惯性遇到生词而卡壳,进而错过了整个句子。作为非母语人士,即使再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也难保不会遇到生词新词。这时候我们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克服生词带来听力障碍:1. 尽可能的扩大词汇量,将生词变成熟词。2. 通过上下文与背景知识纵观全局、略过细节。说到这里,需要声明一点:扩大词汇量不是让大家盲目背单词,而是要分专题、有意识去结合语篇记忆。例如,很多同学都通过听VOA和BBC练习听力,但如果无目的听了一遍,弄得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后就过去了,根本就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有目的训练应该是这样的:同一篇材料,先泛听一遍,了解大意;而后回放一遍,概括主要内容;然后再精听一遍,争取通过笔记法或短期记忆做复述练习或翻译;最后对照文本找出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地道的表达方法、有用的词汇等加以背诵、争取能应用在自己的翻译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做透、做精一篇材料的目的。
    补充专业背景知识。有的时候,一句话中所有的单词你都认识,都能听懂,但是整句话的意思你却不明白。这是因为该句在上下文中有特殊的意思或在不同专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比如,某次我做一个涉外商务谈判口译,里面出现了“carried interest”这个词。按理说carried和 interest都不是生词,但放在一起,不仅让我很伤脑筋,连另一方的译员也不知如何翻译好。最后,双方译员与各自客户再三确认后,将大概意思表述了出来。回去后我上网查了查,发现专业的说法是“附带权益(或附带收益)”。这不是译员“听不懂”造成的问题,而是专业背景知识不熟造成的,因此需通过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语音语调造成的困扰。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听众自己语音语调不标准造成听到标准发音时无法辨析(如很多说惯“中式英语”的人会觉得老外说的地道英语“拿腔拿调”),另一种是发言人带有口音或语调奇怪导致无法辨析(如印度人、日本人的英语,我就不细说了)。如果是前者,需要译员及时自我纠正(如果习惯早已成自然,自己改不过来至少也要知道正确的发音是什么);倘若是后者,作为译员的我们无权选择发言人,只能通过多听多练来适应。
    造成“听不懂”、“听不清”的原因有很多,但从译员能力提高的角度来看,有目的、下意识的“多听”、“多练”是攻克听力关的唯一方法。之所以强调“有目的”、“下意识”,是因为练习不在乎时间多少,而在效率与效果。精练一篇胜过泛听百篇。这也许就是某些同学抱怨天天听VOA、BBC,提高却很慢的原因吧。听力口语集训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