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东方国际夏令营之巴黎初体验

新东方夏令营

去了巴黎才发现它是真“小”,在新东方国际夏令营与同学在一起就感受到了这个。

   

  去了巴黎才发现它是真“小”,在新东方国际夏令营与同学在一起就感受到了这个。
  可能是鉴于自己“成功”道路的曲折,所以我一直不敢在人前“炫耀”,也是无法给他人建议。即使在我要确定自己能够成行时,我的内心仍不够自信,所以直到临走前才会告诉身边的好友和同学。并在父母的担心与祝福中,我开始孤单地拉着两个行李箱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这个是在美国同学的帮助下,我顺利的购买到了海航推出的机铁联运廉价机票,就先从北京直飞比利时布鲁塞尔,而然后转乘法国高铁直达巴黎北站 (Gare du Nord)。走下车厢,看到直入眼帘的是巴黎的古老与“小巧”。想到在这里的火车站没有国内火车站那样狭长的出站通道,也在没有国内车站常见的安检门,而是从下火车到出站只需两三分钟,很难相信这就是号称欧洲最繁忙、最漂亮、历史最悠久的火车站之一。身边的旅客形色匆匆,其中不乏披着黑斗篷、拿着雨伞和公文包的人,让人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从这一刻起,我的脑中就形成了一个固定印象——巴黎真“小”。
  与国内大城市的宽阔马路不同,巴黎城内的街道大多更像是“羊肠小道”,很多马路都是单行道。尽管如此,我在这里却很少看到国内大城市常有的拥堵现象。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跑在路上的汽车都是小巧玲珑的,与巴黎狭窄的车道颇为匹配。这些在城市的“羊肠小道”里跑来跑去的“小家伙们”看上去就像游乐场里一个个好动却守规则的小孩。路旁大都是低矮的房屋,房屋的门与窗也都是小小的。屋里的人倘若想推开窗看风景,窗前一般只能容下一个人。巴黎人大概早已习惯了这份“独乐乐”吧。
  巴黎的“小”不仅体现在城市建筑和道路上,也体现在这个城市对生活小细节的关注上。我乘地铁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巴黎,每个地铁站都准备了铁篓子,里面放着报刊,方便行人随时取来阅读。地铁车门上装有开关车门的按钮,上车和下车时乘客可以自己开门。与国内不管有人没人都开门的模式相比,这样设置显得更人性化一些。法国人特别注重礼貌,下车时,若遇上别人帮助自己打开车门,大家都会回一句“Merci”(谢谢)。在每天的生活中,“Merci”会不断在耳边响起。除了“Merci”,另一个法语词“Bonjour”(你好)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不管相互之间是否认识,只要两人正面相迎,一般都会互道一声“Bonjour”。
  而最能体现法国人注重生活细节的事情就是法国人爱卫生几乎到了极致。浴室、厨房、卫生间使用完后,不仅要清洗干净,还需擦干到一点水滴都不能留下的程度。刚到巴黎的两三个星期里,我就因为卫生问题被室友批评指正过好多次。有一次洗完澡后,我只把浴室墙壁及玻璃上的水渍擦干净后便回自己的卧室了。等到深夜12点多,我都快进入梦乡了,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当时我心里还嘀咕:“这么晚了什么事啊,还不让人睡觉了。”迷糊中喊了句:“啥事啊?”门外的室友带着局促的语气说:“出来下。”“啥事?”我边起床边问。“是浴室的问题,你自己看看。”推开门后我见他满脸的不悦。我跟着他来到浴室,他直指着地面说:“你是最后一个洗澡的吧?这地上的水没擦干。”看到他较真的那个劲儿,我只好低头认错。从此以后,每次用完屋里的公用设施,我都胆颤心惊的,要仔细打扫干净并仔细检查几遍后才放心离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