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惩罚”准则

阳光少儿夏令营

慎重而巧妙地运用惩罚的艺术,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惩罚孩子的同时,要对孩a子的潜力和优点给予肯定,这样的惩罚往往才有效。

     阳光心智拓展小学生夏令营发现,很多时候,惩罚孩子是有必要的,但惩罚要讲究方式方法。慎重而巧妙地运用惩罚的艺术,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惩罚孩子的同时,要对孩子的潜力和优点给予肯定,这样的惩罚往往才有效。

    1、犯错就要处罚。如果孩子生气时把一块玻璃打碎,虽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然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他仍要负赔偿之责。
    2、要把你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a作业才准看电视,你就要对他讲得清清楚楚,让他记在心上。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做功课而先看电视,你就罚他几天之内不准看电视。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惩罚,不可不教而罚。
    3、在惩罚之前,先对孩子警告。一两次警告就会让孩子警惕,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4、惩罚的开始与结果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了怨愤气息。惩罚完毕,一切便算过去。
    5、犯错之后,立即惩罚。妈妈常对孩子叫的那句“爸爸回家后就有你瞧的啦!”的口头禅,并不适合实际情形。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这就更坏。
    因为小孩子没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他早忘了大人惩罚的原因了。大一点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错误也需要立刻处罚。母亲如果能立刻把父亲叫回家来,父亲当场惩罚要比等他下班回家来再惩罚有效。
    6、在惩罚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一遍惩罚的原因,否则孩子不懂他为什么受罚。
    7、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过孩子当他犯某一种过错时要惩罚他,那么在他犯错后你就一定要实行你惩罚的诺言。假如你不处罚,你以后便难于下达命令,你的惩罚也失去了作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