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步骤让孩子做个“输得起”的孩子

环球雅思夏令营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孩子,因为缺乏独立性而让有些孩子输不起。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孩子,从出生以后就被父母家人细心呵护着,像温室里的花草,生活里充满了鼓励和赞扬,却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广州环球雅思夏令营认为,父母应该学会放开手脚,让孩子多接触各种环境、事物、人,给予他们锻炼,让其成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孩子为何输不起?
  在幼儿园中,有相当多的孩子非常“自我中心”,凡事都要以“我”为优先,十分在意输赢或得失。比赛甚至游戏都不可以输,输了就耍赖、不愿玩,有些孩子更是经不起一点挫折,如果他认为这项活动或任务比较有困难,自己或许会做不好,就干脆放弃不做,根本连尝试的意愿也没有。为什么孩子会很在意输赢,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因为父母总是帮助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务,让他们成长得无忧无虑,甚至规划好未来的发展。孩子也因过于“万事顺利”而无法承担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出现输不起、挫折容忍力差的状况。
  三大步骤教育孩子“输得起”
  步骤一:遵循孩子的个别差异
  抗压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如果您的孩子,属于“不能赢就不玩”的不妥协型,也就是坚持度高,非赢不可的幼儿,父母千万别再煽风点火、顺势要求“好,还要更好”,更不能让孩子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更需要有一些输的惨痛经验,才能体会“赢”是怎么回事。
  若您家孩子属于既期待又害怕受伤害的怕输型,坚持度低的幼儿,父母则应多鼓励,最好的办法是先把标准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难时,要温和地坚持,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循序渐进,一旦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们会更愿意做出努力,并渐渐体会不轻言放弃的美好感受。
  步骤二:给予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
  父母总认为让年幼的孩子经历挫折还太早,因此,当孩子遭遇挫败时,父母先心疼不已,他们要么为孩子的挫败找理由,要么尽力帮孩子弥补或过分哄骗,并小心呵护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败。这样做,不能让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也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及成功,而这些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
  给予孩子面对失败的勇气,让他跌倒了能够再爬起来,在成功时,也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步骤三: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定义
  孩子输不起,或不能面对失败结果的反应,也许出自于成人对失败、成功所赋予的定义。成功是否一定要赢过别人才算呢?
  父母要将成功的含义,以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成功是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而非把别人打败。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赏,而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肯定。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失败可能仅仅是未能达成预设的目标,但是,失败有时会让我们获得更多。
  经常和孩子分享父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让他们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不要总是觉得孩子小,和孩子讨论自己处理失败的方式及心路历程,会让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