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全部线路

军事类—野战军野外生...

8--13岁中小学生

野战无人岛生存营(上...

10--15岁中小学生

人文类—5C心灵成长...

8-15岁渴望发现更好的自己的

人文类—迪士尼夏令营

8-15岁渴望发现更好的自己的

人文类—十商提升夏令...

10-16岁有成长困惑或是希望

走进熊猫家园夏令营

10岁以上喜欢熊猫想对熊猫有具

人文类—十商提升夏令...

10-16岁有成长困惑或是希望

体育类—灌篮高手夏令...

6-18岁热爱篮球运动,热爱体

体育类—雪域奇兵夏令...

8-15岁渴望成长想学滑雪、爱

科技类-未来世界航天...

8-12岁爱科技、爱创新、爱动

艺术类—百变女孩夏令...

8-12岁爱生活、爱艺术、爱美

游学类—清北vip励...

8-18岁在校学生

美国2线—加州全真暑...

初、高中学生

美国3线—美国哈佛领...

在校初、高中学生

美国4线—探访美国东...

在校初高中生

韩国1线—体验潮流文...

在校初高中生

填写资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E_mail:
意向路线:
最新资讯更多>>
报名流程
  • 选择线路

  • 电话报名

  • 网上报名

  • 总部中心联系您

  • 付款(预报名费)

  • 等待入营通知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营地地址:

大东海基地:浦东新区书院镇桃园路58号

柘林基地:奉贤区柘林镇沪杭公路3379号

不爱学习的孩子怎么引导他

作者:世纪明德夏令营来源:世纪明德发布时间:2016-06-12

北京青少年夏令营希望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并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世纪明德北京夏令营建议大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因为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可以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我们有一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孩子不开心学习能力差缺点较多,并且思想脆弱,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北京青少年夏令营希望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并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世纪明德北京夏令营建议大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因为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可以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我们有一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虽然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爱学习的孩子。都说它们是班级的落伍者,其实做好他们的工作只要有恒心有耐心还是很容易的!
    一、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
    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我在工作中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写评语的时间不必局限于期末,也不必拘泥于“学生手册”,可以灵活掌握。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二、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比如我班的王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在生活上缺乏母爱,使她变得孤僻、厌学,使她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学习上给予关心,并举行了《我们都想帮助你》的主题班会,大家的满腔热情感染了她,她含着眼泪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从此,那个同学重新振作起来。到了期末,她的成绩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关心”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三、善于用赏识性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作为班主任来说,我们不应该总是喜欢指出班里存在的种种不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班里出现的好现象轻描淡写或只字不提。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对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这样一来,班上的同学自然会觉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只要集体 有了凝集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在这样的集体里,学困生们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教育,对他们的转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营地风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