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全部线路

“德行好少年”国学亲...

6岁以上全国青少年及家长

“德行好少年”国学夏...

7到18岁全国青少年

填写资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E_mail:
意向路线:
最新资讯更多>>
报名流程
  • 选择线路

  • 电话报名

  • 网上报名

  • 总部中心联系您

  • 付款(预报名费)

  • 等待入营通知

常见问题更多>>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营地地址:

大东海基地:浦东新区书院镇桃园路58号

柘林基地:奉贤区柘林镇沪杭公路3379号

需要掌握国学古文中的词语用法

作者:孔子礼仪夏令营来源:孔子礼仪发布时间:2016-06-09

下面是孩子们在国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古文中最特殊的词语用法,只有掌握了这些词语的用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古文。

   在孩子们学习和接触到的古文中,有很多精彩的词语,和我们今天的用法是不同的,这些词语通过不同的用法,表达不同的意思,并且,在古文中起到良好的文章结构调整作用,下面,就随国学夏令营一起看看古文中的词语用法吧。

  一、一词多义
  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需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并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共有两种理解:
  1.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根本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为“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2.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为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为“士兵”等。
  二、引申义
  是往基本义发展方向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三、比喻义
  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