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机器人,离独立思考有多远?

广东萝卜库夏令营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郁以“人工智能的认知革命及媒体超脑”为主题发表了报告,本文根据报告内容整理。

    学术界追求的是计算机跟人一样要真正有思维
    12月20日,在新华网主办的首届“智能+”传媒超脑论坛上,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郁以“人工智能的认知革命及媒体超脑”为主题发表了报告,本文根据报告内容整理。
    我很惊讶于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力,今天谈的话题非常有意思,我们的人类有没有可能扮演上帝,让计算机有一天懂得我们的艺术。我报告的主题“人工智能的认知革命及媒体超脑”。
    我们科大讯飞是做语音技术的公司,我们从心里面认为自己是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而且语音和语言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重要的节点。
    大家都知道,在这两年学术届、工业届、大众之间,对人工智能概念非常的热火。如果回归历史,人工智能并不是刚刚出现的名词。在1956美国Dartmouth会议上,参会者有四名图灵获得者,信息论创始人和一名诺贝尔奖得主。
    人工智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大型机到小型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好几个冬天,幸运的是它来到了第二次复兴。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关注一个问题,美国的未来学者提出了“奇点理论”,包括霍金、比尔盖茨、马斯克提出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很快,我们要警惕它。
    现在人类正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如果人类能制造新的智慧的时候,我们在扮演上帝。有一本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我们在扮演上帝的时候,我们想一个问题,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逐步成为上帝的,原始的驱动力是什么?在7万年前,有一个认知的时代,好象人类突然开窍了,产生了艺术、宗教和很多东西。我们知道现在所有的黑人、白人、黄种人都是智人,都是从非洲来的。人类在地球上生长了300到400万人,在7万年前才开始开窍。
    人工智能在工业界和学术界有两种说法,工业界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功能要有效,要跟人的外在表现,比如刚刚提到写稿子,识别语音,让他们讲话,但是至于它是否跟我们脑袋里面想的一样并不重要。在今年3月份我和杨强教授一起参加了一个沙龙,他提到从学术界来讲,人工智能和工业界的人工智能可能是有差距的,学术界追求的是计算机跟人一样要真正有思维。
    迄今为止,工业界人工智能成功的实验,包括IBM等等,我们总结起来,一个是深度神经网络,一个是大数据,更加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工程—产品—优化”体系。为什么我们提的那个概念很重要,我们离不开它的需求,比如移动互联网和将来的物联网给大家带来迫切的需求。我们需要自然的交互,我们需要云计算,有了云计算之后就有非常庞大的大数据,可以用60年来非常成熟的人工智能的算法。涟漪效应,我们在媒体传播的时候是逐步传播出去的,我们可以想象水滴的振幅就是它的效果,没有关系,逐步有人开始使用它的的时候,数据和经验会汇聚到服务器上面,当我们改进之后就会得到一个新系统。科大讯飞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是2011年讯飞和语音云内测版上限,2010年10月28日语音云正式发布。
    胡郁在“智能+”传媒超脑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
    另外,语音图象上都有很好的进步。什么时候机器人才能学会人的智慧呢,最近奥巴马提出了大脑活动图谱计划,欧盟“人类大脑项目”以及中国积极酝酿启动“中国脑计划”。我们能否用超级计算机把所有的工作原理全部呈现,这样就得出人工智能了。我们人类学习飞行,模仿的再像也没有学到精髓。我们研究大脑的过程中,我们把大脑的一丝一毫都分析清楚,不一定能得到我们想到的东西,这中间智能动力学是我们想到的,这里面有什么机理。比如我们讲的记忆和抽象,现在包括科大讯飞和中科院,包括上海市,也都在探索能否脑科学的方法和人工智能结合。人工智能从传感器到整个互联网的技术,都可以叫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的挑战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跟电脑比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人早已不是电脑的对手,两个人类记100个四位数,比如2416,电脑就非常简单,我们却很费劲。我们说感知,感知人类周围的世界,特别是计算机非常牛,可以主动发出雷达和激光,人类不行。在感知职能借助神经网络和大数据,比如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我们不要忘记一点,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要回到智人的本质,人类发明了语言,语言形成了知识,知识会进行逻辑推理。计算机会吗?如果计算机掌握这一点就会创造自己认知世界。
    意识学家分析,人类历史上往前推,大概500年前发生了工业革命、知识革命,几千年前发生了农业革命,在7万年前人类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认知革命。这些智人是从非洲来的,包括中国的山顶洞人、中国的蓝田人,因为有了语言可以更加八卦,智人可以维护1000人以上的团队。有了语言共同描述更加重要的东西,我们有了宗教等等各种东西。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真正让计算机开窍,让他们领会人类的语言,甚至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背后是关于概念的逻辑、推理等等一系列的东西。科大讯飞我们从语言和语音入手,在最近这两年关注从语音和语言这个连接的角度突破人工智能。讯飞超脑计划是我们最近提的,我们希望计算机实现语言理解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加拿大成立了人工智能的实验室,希望像人的大脑一样可以看、听、读,但是在我们的概念层面进行逻辑的推理,这个层面需要有一些数学模型来建模的。我也在领导863高考机器人,我们希望机器人能自动阅读课本参加高考,今年是第一年,希望在2020年之前考上一本。一些考试,现在需要老师去批改,我们可以对很多的新闻报道评价写得怎么样,如果一个机器人写的作品就用另一个机器人评价它的好坏。
    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记者每天非常繁重的工作就是采访录音有很多要去听,最近我们有几个新的产品,包括明天下午在北京有一个发布会,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了,以实时的演讲,可以实时的上屏。通过这样的方法,为记者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为大家节省很多的简单的脑力劳动。
    第三个方面,大家都说了,利用自然源处理可以进行舆情的分析。我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必然对整个媒体带来一场深度的变革,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和新华网,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一起来参与这个变革,谢谢大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