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

巨人学校夏令营

无论孩子表现得多么笨拙,无论他把事情做得多么糟糕,做家长的都不要求全责备,而应该细心引导,从心理上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

  孩子从产生某种兴趣到形成爱好,到发展成一定特长,应说是有一个过程的,巨人青少年夏令营建议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注意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
  (1)应营造氛围,激发动机。
  文学巨匠鲁迅曾曾说:“读书人家孩子熟悉笔墨,木匠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鲁迅先生自己小时候生活家庭环境,就有一种很好文学氛围,他从小就熟读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人诗歌以及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等,为他后来走上文学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想培养孩子读书兴趣,那么父母就应常带孩子逛书店、买书,并且经常在家里读书看报,向孩子讲述书中有意思故事、娱乐性内容或科普知识等。经过长期耳濡目染,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对报刊书籍的兴趣,从而把家长愿望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记得有人曾说,属于孩子自觉想干事情,其能力就能轻易、牢固为孩子所获得。如果想培养孩子对拉琴或弹琴的兴趣,除营造一种家庭的艺术氛围,使之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外,还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孩子学习动机上。铃木是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为了培养孩子学琴兴趣,他十分注意激发孩子学琴动机。他先让孩子一边玩,一边看别的孩子练琴,当孩子看到别人都有琴,而自己什么也没有时,就产生了一种想要得到琴的愿望,尽管如此,铃木先生并不急于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是给他一把不出声的琴,让其练习拉琴姿式、指法等。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拉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时,铃木先生才满足其愿望。所以,营造氛围、激发动机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准备阶段,做家长的不可忽视。
  (2)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父母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有的是“科盲”,有的是“音乐盲”,有的是“美术盲”等等。他们不愿孩子也像自己一样缺乏艺术修养,因此,往往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来各种绘画书籍,买来各种乐器,请来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家长自身的修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艺术修养欠缺,就很难给孩子带来美的启迪和艺术熏陶。试想,如果家长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去剧院,不喜欢美术展览,不爱听音乐,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获得艺术细胞,对此产生兴趣,并且爱好它呢?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将化成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渗入孩子的心灵,成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催化剂。
  (3)要善于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无论孩子表现得多么笨拙,无论他把事情做得多么糟糕,做家长的都不要求全责备,而应该细心引导,从心理上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孩子在房间画画,将地面弄得很脏时,家长千万不要大发雷霆,也不要因为孩子画得达不到要求而漠不关心,甚至加以制止。而应时时关心、询问,给予肯定性评价,加以鼓励。还应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绘画环境和绘画工具,最好抽时间参与孩子的绘画,一起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甚至可以用孩子的画装饰、布置房间。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把画画得更好。久而久之,绘画就会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当一名画家将成为他的梦想。
  总之,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每位家长应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和孩子的不同表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家庭美育是一门学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特长是家庭美育的核心和重点内容,作为家长,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努力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