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夏令营培养孩子生活能力

杭州聚冠夏令营

亲子教育夏令营专家指出独立自主就是指,孩子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件事情。

    亲子教育夏令营专家指出独立自主就是指,孩子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件事情。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到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会太麻烦,因而不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有的孩子说,妈妈我来帮你洗碗吧!妈妈连忙推托说:“你快一边玩去别捣乱,你这么小哪里会洗碗啊?洗不干净我还得重冲洗刷不说,不小心兴许还会把碗给我打了。”如果家长的话再多一点儿,还会不停唠叨着,这碗可是从哪里买来的,可是花多少钱等等。家长觉得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冒险行为,所以不肯放心和放手地让孩子去尝试,而孩子又何苦呆着没事找这番数落呢?有过一两次的教训后,渐渐就失去帮忙刷碗的兴趣了,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我不行,我可刷不好碗”的这种不成文的意识了。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不用练,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会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也将导致孩子形成一种惰性心理,遇到问题不肯动脑筋思考,遇到事情也无法独自处理。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与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对其成长非常不利。
    现在好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是从小就像小公主、小皇帝一样被捧在手心里。睡觉怕他着惊,吃饭怕他噎着……出去玩了也常是“保姆”兼“保镖”,擦鼻涕、整衣服,走路时寸步不离,生怕孩子跌了。这种过度呵护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还是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自己多动手,多动脑,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吧!因为孩子一旦失去这种呵护后,则常常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恐慌与茫然。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幼儿在初入幼儿园阶段时总是大哭大闹,很难适应并常常伴有焦虑心理和排斥感了。
    当然,也会有部分家长考虑到孩子还小,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不多,能做好的事情更是少之又少,等到孩子大一些了再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就好。其实,即便孩子还无法独立完成某件事或者完成很吃力的时候,我们也应多给孩子提供这样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从不断尝试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因为有时候我们大人认为很辛苦的事情,可对于正处在好奇心比较浓厚的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是一种乐趣,会带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玩的心态去尝试和学习。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在孩子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想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在3岁左右孩子要求自己做事是十分普遍的,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