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孩子建立规则有什么用?

万达教育夏令营

规则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也会保护孩子的成长自由。

     杭州万达夏令营介绍, 一个建立了规则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建立规则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这样在将来的社会上才能做一个被大家所接受和喜欢的人。

    所以,规则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也会保护孩子的成长自由。
    每个妈妈都可能遇到这些挑战:孩子在玩具柜台前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在翻斗乐抢别人的玩具;不好好吃饭而被姥姥满屋追着喂;跟钢琴老师讨价还价,斗智斗勇;在书店把书弄了一地却僵着不肯归位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对孩子来说,规则就是界限,就是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首先是让孩子明确界限,然后守住自己的界限,再尊重别人的界限。遵守规则的生活会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能自己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的秩序与和谐的氛围,这也就是教育家们倡导的规则内化。规则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规则不是限制,它保护孩子成长的自由,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潜力,自由地解决问题,自由地承担责任,自由地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最终成长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
    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
    对于0——6岁的孩子,国际儿童教育界的通行规则是以下3点:
    不伤害自己
    不打扰他人
    不破坏环境
    其中,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先明确不可以伤害自己,孩子就能学会守住自己的界限,保护自己。只有有了不伤害自己的体验,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这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基础。需要为孩子设立的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6条规则,其实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妈妈给孩子制定规则时不能随心所欲,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乖,不要弄脏手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并不能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
    这些规则妈妈也要遵守。规则不是仅仅设立给孩子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家长和教师应该与孩子共同遵守规则。仅仅让孩子按你的要求去做是权威,而规则却是带着界限的感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心灵、身体去体会。
    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问他的妈妈:为什么我打人就是坏孩子,你打人就是爱?希望这个妈妈的回答不会是:因为我是妈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