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专注力比识字更重要

北京西点夏令营

上小学前,孩子是识字好,还是不识好,是相对多识好,还是少识好?这样的疑问,得到正确答案并不难。但不能忽视现实是,一些家长为孩子多识字,是以牺牲孩子天性为代价的——明明孩子不到大量识字阶段,却要其早早来到课堂,非常枯燥地硬性学。

  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只知道让中小学的孩子死记硬背,却忽视其它能力习惯培养,青少年军事夏令营专家指出专注力比识字更重要。
  现在小孩由于接受信息渠道拓宽,期望小学一年级新生“零基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问题是,不少家长以“知识”本位、“超前”意识逼着孩子“高起点”的,有的方面太“出位”,有的方面却没有“到位”。青少年军事夏令营老师认为,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上,家长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离开阅读,识字再多的也没意义
  上小学前,孩子是识字好,还是不识好,是相对多识好,还是少识好?这样的疑问,得到正确答案并不难。但不能忽视现实是,一些家长为孩子多识字,是以牺牲孩子天性为代价的——明明孩子不到大量识字阶段,却要其早早来到课堂,非常枯燥地硬性学。
  其实孩子识字多,是具备了阅读的可能条件,但如果离开了阅读,识字再多也没有意义。对家长而言,不必拘泥于入校前的孩子到底识了多少字,而是要看孩子有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刻意催熟,三四年级已无优势
  现在一些孩子上学前已经在‘识量’上变胖,其实是虚胖,因为这是由家长的虚荣心支撑的,这种由家长主导的‘识量’疯长,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识字多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优势。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入校前学生识字多,可能在低年级上课时有点优势,但随着年级的提升,这种优势呈现递减效应,到三四年级时已无优势可言。一些所谓识字多的学生,入校后更容易忽视老师的课堂讲授。
  同样识字,学校家庭方法有异
  尽管一些新生识了字,但不等同于他们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标准,规范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目前家长确认的识字范围。
  同样是识字,在家里,家长注重的是量,培训机构注重的是多,而正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识字,而且要读准,懂笔画,还要释词辨识义,等等。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小华同学学习珠心算,每天都要练上很多计算题,且跆拳道已考出了红带,每天都要在家训练打同样的套路,与其情况类似的同学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注意力都能长时间集中,静下心来看书。这同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中注重专注力的培养分不开。
  家长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不该“出位”的出位了,就会犯急躁病,该“到位”的没到位,就会拖后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所有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内冬夏令营
  • 国际游学
  • 周末活动
  • 亲子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