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全部线路

青少年领导力—情商篇

10-18希望自我成长,有意愿

青少年香港公益营

在校中学生

青少年领导力—学商篇

10-18希望自我成长,有意愿

青少年领导力-逆商篇

12-18岁希望自我成长、提升

青少年领导力_财商篇

10-18希望自我成长,有意愿

“超级演说家”夏令营

12-18希望提高演讲能力,以

填写资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E_mail:
意向路线:
最新资讯更多>>
报名流程
  • 选择线路

  • 电话报名

  • 网上报名

  • 总部中心联系您

  • 付款(预报名费)

  • 等待入营通知

常见问题更多>>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营地地址:

大东海基地:浦东新区书院镇桃园路58号

柘林基地:奉贤区柘林镇沪杭公路3379号

如何避免青少年激情犯罪

作者:复启教育夏令营来源:复启教育发布时间:2016-06-10

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尊重想法的差异。学生多接触这种理性教育,处理事情会更释然,也会更快乐。

   上海复启教育夏令营小编提示大家,青春是一段激流,需要正确引导。引领少男少女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是家庭和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遗憾的是,当今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引导,在多数家庭和学校教育裡,还是一个盲区。

  “你为什么插队?”中午喧闹的学校食堂,一位插队的高叁男生戏嚯地反问身后的同学。

  这句有些挑舋的话语激怒了身后的同学,最终,一个19岁的生命终结在该同学的刀下。

  近日,这起发生在北京一所美术学校裡的案件正式提起公诉。

  这类案例并不鲜见,从復旦大学给同学投毒的硕士生到药家鑫、马加爵,在这些年轻人身上,青春的不理性冲动总是来的猝不及防。

  “这是激情犯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家总结。尽管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课和心理咨询室,但这类案件仍不时见诸报端。如何让青春期多些快乐少一些遗憾?对此,记者採访了相关专家。

  “大大的身躯小小的心”

  在网络上,一幅漫画受到不少青少年的追捧:在超人大大的身躯裡,有一个缩在一角的小小灵魂。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管健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心态:“大大的身躯小小的心”。

  “青少年在生理上看似已经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仍然极不成熟,幼稚、脆弱、依附性强,没有接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管健说。

  “他们大都从小受到过度关注,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接受对自己不利的情境,抗逆力较低。他们一旦遭受任何不公,或者不利情境,容易体现出过度的挫败感,因而容易产生极端性事件。”管健进一步分析。

  专家告诉记者:“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反应往往比较激烈,猝不及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究其塬因,专家认为:“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片面追求西方教育观点中宣扬的‘给孩子最大的自由’,以期张扬孩子个性,鼓励他们不受束缚。这有一定的道理,但长此以往容易使教育失控。家庭应该教育孩子努力做到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给他们适当的惩戒,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让孩子既有底线,又有创造性。目前不少家庭,对孩子自制力的培养是忽视的,单方面追求自由而忽视了应有的惩戒。这样的教育是失衡的。”

  “好好学习吧,别管那么多”

  “老师,我父母经常吵架,我怕他们离婚,我该怎么办?”这是一名小学生写给心理咨询室老师的信。

  “你好好学习吧!不要管那么多,你管不了。”这冷冰冰的回復是咨询室老师给出的回答,这封信甚至还被贴到学校公告栏裡当作“工作业绩”。

  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咨询室,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青少年成长中的种种问题。“教师不专业”,恐怕是其中一个塬因。

  专家认为,学业指挥棒的至高无上,给学生带来的无形压力是另一个塬因。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曾经有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级前15名,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念到博士。“在学业上无法达到既有目标,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专家说。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建立校园危机预警系统,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一般都会有预兆。班级、宿舍如果设有心理健康委员,一旦学生有异常表现,立即帮忙化解心结,并定期排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专家说。

  管健认为,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需要重视几个问题。“第一,某些学校仍以考分为指挥棒,将心理学课程束之高阁,忽略对学生心理的关注。第二,心理学课程不是某个年级,或者是青春期才急需的。事实上,人格的养成是漫长的,这要求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联动起来,形成心理教育的一体化。第叁,某些学校缺乏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经验,将心理学课程等同于思想品德课程或者知识类课程,如向学生讲授‘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人格障碍’等。第四,学校应专门设立专业心理学教师,为有需要的同学免费进行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

  帮助学生跳出自我中心意识

  成长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学业压力等成长的附加值太多,让快乐总是有些失色。

  专家记者:“教育应以德育为先。家庭承担着让学生基本社会化的功能,学校则承担着让学生继续社会化的功能。在社会化过程中,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专家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之道。“学校应加强德育。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是理性的培养。尊重生命应是一切科目的核心理念。学生在家庭中是唯一的,但是在学校都一视同仁。我认为北京十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让学生模拟很多种情境,比如模拟联合国、合拍校园剧等等。每个学生都能挑一个角色扮演,但是挑角色的同时必须担任一项剧务工作,如拉大幕做笔记等等。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跳出自我中心的意识,也能换位思考,拥有为别人服务、尊重别人的意识。”

  “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尊重想法的差异。学生多接触这种理性教育,处理事情会更释然,也会更快乐。”专家最后说。

营地风采更多>>